現在很多生了小寶寶的家庭都會準備一盞夜間照明的led小夜燈,這樣可以方便家長在漆
黑的夜里給小baby喂奶、換尿布等等。但是最近卻有傳言說晚上開著小小的夜燈,居然會導致
小孩內分泌出現問題,這可把部分家長嚇壞了。
那么這個傳言究竟是不是真的?且聽專家為您分析揭秘。
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夜間究竟要不要開燈,很多人都認為小孩只有在黑暗環境中睡覺才是
有利身體健康的。那就有必要給大家普及一點光的亮度的知識了。
光亮度的單位,其標準是蠟燭。我們說光源發出光的單位是流明(lm),1流明就是一個蠟
燭發光總量的1/4π。這樣換算下來,一顆臺燈燈泡的亮度大約在30根蠟燭。同時也要考慮光的
遠近問題。我國用的是勒克斯(lx),也就是1米處的1根蠟燭。因此把各種光亮換算成1米處的
蠟燭數量就比較具體了。比如最佳閱讀是60根,滿月亮度是0.3-1根等等。
那么我們夜間用的小夜燈亮度究竟是多少呢?雖說產品之間有些許差別,但總體來說大致
在10-30流明之間,和蠟燭差不多,但是考慮到擺放的位置,光的折射等問題,也就是在大約
0.1-3lx之間,其亮度約和滿月時的亮度一樣,或者更低。
經過我們上面的介紹,您應該就有很直觀的感受了。現在一些專家所說的古人的生活,沒
有人造光源,夜晚無光,因此生活的很健康之類的話,其實是不可全信的,除非您是夜晚開主
燈。用這種LED小型夜燈是完全不用擔心的。其實古人也不是晚上一片漆黑的,“不脫蓑衣臥月
明”這句詩正好就說明了這點,古人在夜間,也有明月相伴,月光伴隨人們進入夢鄉。
因此和月光亮度相似的小夜燈怎么能說會對孩子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呢。相反,如果家長
在漆黑的環境中尋找孩子,反而更容易碰傷小孩。加之現在也沒有科學家發現有價值的證據證
明夜燈會對小孩子的健康有不利影響。
其實家長會關注這個問題,更多體現的是對孩子的關心。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
都當掌上明珠在養,因此對小孩出現一點問題都格外關注,對小孩成長的環境也更加留意。家
長其實不用自己嚇唬自己,只需在使用夜燈時注意下使用方法即可。
在這我們也給出一些建議。
對夜燈來說,更多的是習不習慣的問題,如果你一直都在全黑的環境下睡覺,突然出現一
點微光都會感覺很不習慣。
在購買夜燈時,建議選擇暖色系,功率低低的產品,盡量放在不會直視的地方。
要明白夜燈的用途,是為了方便家長照顧小孩,而不是為了解決孩子怕黑的問題。所有人
都適應黑夜環境,如果孩子怕黑,家長則要從孩子的安全感角度出發。并且不建議夜燈開整夜
,特別是對嬰幼兒,容易損傷他們脆弱的眼角膜。最好是選擇智能可遙控的呼吸式led夜燈。當
孩子熟睡以后遙控關閉燈光。
我們現代人由于生活環境,生活節奏的改變,不可能像古人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
和古人的睡眠習慣做對比沒有什么實際意義。我們只要保證睡眠充足,作息規律,睡眠質量高
即可。
另外我們也要對有了小寶寶,或即將生寶寶的家長朋友說,對于夜燈這款產品的使用,有
條件的家庭最好去咨詢專業醫師,讓他們給出專業意見。
最后,我們作為LED燈具的生產企業,也希望社會上不要出現關于LED燈的謠言,給本就艱
難的led行業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