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國外貿面臨的情況比2014年更加嚴峻,從今年前10個月的情況來看,我國出口額為
1.86萬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5%。但從燈具這個細分類別來看,增長了13.9%,高于全國的整體
水平。雖然照明燈具行業出口保持增長,但出口幅度的下降,仍然對照明業的外貿有很多影響
,我們對照明行業未來的外貿局面仍需做細致的分析。
第一,外貿的市場需求是否依然堅挺。
國際市場的需求是外貿增長的首要條件。照明行業近五年來出口額保持增長,增幅均在15%
以上,這種增長主要是因為國際市場對半導體照明的大量需求。隨著led燈具產品的推廣,國際
市場對這種產品的需求上升,而傳統照明業逐漸萎縮,電光源產品的出口量同比下降近14%左右
,出口額減少則超過了15%。照明行業的增長主要依靠LED照明產品的對外貿易增長。從短期看
,led產品的市場應該仍處在上升期。國內外對其的需求還會增長。但從長遠角度考慮,企業需
認識到led照明燈具的使用壽命長,光源燈具一體化發展的情況。產品的更新換代和淘汰率降低
,生產企業應對產能和產品結構做出積極調整。
第二,企業及產品的競爭力和比較優勢是否仍然顯著。
我國的照明行業能在20年中保持比較穩定的發展,應該說得益于改革開放以來,為加速經
濟發展而提供的寬松的產業環境和明顯低于工業發達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優勢。而如今,隨著國
家的發展,土地政策等等,是的勞動力成本不斷增高,企業對環保的要求也提高,這就使得我
們企業的成本優勢逐漸消失。led照明燈具在生產形式上具有電子產品的生產加工方式,現在我
國照明行業也在從勞動密集型向生產自動化型轉變。企業應加大產品設計研發、知識產權保護
、品牌的宣傳和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投入,讓企業盡快形成新的競爭力。保持我國企業的國際競
爭優勢。
第三,產業的國際轉移趨勢。
加工貿易多以外資企業為主,而一般貿易則以國內企業為主。然而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增加
,這兩者的比例正悄悄發生變化。在近20年的經濟發展高峰期,加工貿易占據了總貿易額的50%
以上,但最近兩年,這一比例下降至30%左右。如今,全球工業發展有了新的特點。一方面發達
國家都在吸引高端產業向本國回歸。另一方面很多勞動密集型產業都在向東南亞國家轉移。外
商對我國的投資減少,中國對內外投資的數字正趨于平穩。對我們led照明業來說,隨著全球對
led產品的推廣和led照明技術的發展,很多東南亞發展中國家,都在用自己低廉的勞動力成本
,搭建本國的照明產業。雖然目前我國的照明產業在國際市場仍具優勢,但產業的國際轉移趨
勢已經顯露,生產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外貿市場動態,以便做出調整。
第四,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環境寬裕嗎?
從國家的宏觀管控角度,外貿工作進入了從高速到中速的發展新常態。新一屆政府密集出
臺提振外貿形勢的政策,相繼出臺了13個外貿扶持政策。這些政策都為我國外貿發展提供了大
力支持。拿照明產品來說,最近幾年來,照明電器行業在科技發展、產業促進、外貿扶持等多
方面獲得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照明企業在產品退稅、技術改造、科技創新等環節均能享受較
為寬松的政策環境。2015年,中國照明電器協會配合商務部完成了重點產業競爭力研究,照明
電器行業列為商務部重點梳理的63個產業。隨著國家對品牌建設、品質提升等供應側管理的落
實與實施,照明電器行業的產業和外貿發展仍將有積極的政策環境。
最后一點,世界的貿易環境,還便利嗎?
2008年以來,G20成員國發布了130余項限制性貿易措施,2013年全球最富裕國家采取的貿
易保護措施比2003年增加了23%,TTP協定等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又進一步削弱了我國在全球
貿易市場上的優勢。不同于WTO的全球貿易一體化程度,當前的外貿便利化被碎片化、撕裂化所
替代,貿易環境變差,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市場需求成為稀缺資源。我國照明電器產業面臨的
全球貿易環境也不容樂觀。一方面,LED照明產品在全球范圍內還沒有明確的產品分類代碼,而
針對這一問題的全球性工作將持續進行到2022年。在達成最終分類結果之前,LED照明產品的外
貿市場提升將面臨一定的困難和阻礙;另一方面,正在進行的區域性貿易談判中,涉及有助于到
熒光燈產品、LED照明產品出口形勢的清單列入與否,我國也面臨著來自歐盟、南美等國家的阻
力,這也從一方面印證了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正在積極對本國照明產業采取扶持和保護
。我國的照明產品出口企業也應引起重視,在國際市場上維護好自身權益。
好了,以上這五個方面,簡單的分析了當前我們的外貿形勢,可以發現,雖然照明行業的情
況略好,但長遠來看行業不可能永遠保持高位運行,企業要保持平穩的心態,積極做出調整,
保持企業長遠發展。
欲知更多led行業資訊,歡迎收藏我們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