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LED照明領域的企業來說,6,7,8月可謂是黑色時段。銷售額下降、客流量減少似乎成為
這三個月的“魔咒”。很多企業都處于“半休眠”模式,即企業的各種商業活動都半蟄伏,很
多老板都想等著“黑色三個月”過去之后再開始行動??墒牵U伏就能讓企業跨過這一道難關
嗎?其實不盡然,先不說三個月過后消費者還記不記得你,企業能不能熬過這三個月都是各位
老板需要考慮的問題。
其實面對LED燈具的銷售淡季,等待或許就意味著毀滅,而改變往往能夠讓企業爆發。今
天我們就來談談,LED企業如何走過銷售淡季,是毀滅還是爆發這一問題。
俗話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當你決定讓企業在淡季中等待的時候,或許就
注定了失敗。對于大型LED廠家,他們等待的成本遠遠小于重新開始的成本,因此,他們奉行“
等待政策”對企業實際造成的損失很小。但對于多數中小型企業來說,等待所花費的人力物力
遠遠高于重新開始的成本,企業經不起耗,最終意味著毀滅。
那企業究竟該如何處理這一問題?其實對企業老板來說,應該具備逆向思維能力。當所有
人都在等待時,你卻果斷出擊,難道不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嗎?相對于有些老板抱怨市場的慘淡
,有些企業卻利用這一點,讓企業再次獲取利潤,搶占客戶。這就是心態不同導致的不同結果
。
其實如果細心觀察會發現,在淡季倒閉的或是銷售慘淡的企業,都是一些用固有思維或是
打價格戰的小型企業,而不是所有小型企業。
所以我們說LED行業其實沒有淡季的市場,有的只是人們缺乏突破的思想。事實上,在淡季
到來的時候,不能隨波逐流,別人減少出貨量,我就減少。企業更應該利用空閑的市場,多考
慮如何開發新客戶,新渠道,怎樣提高銷售人員素質,將“淡季營銷”做到極致,往往這時,
小型企業就可在銷售額和知名度上得到一定提升。
相對于旺季市場的火爆,淡季對一些小型LED企業來說可做的文章更多。這時競爭對手都不
同程度的減少投入,廣告、產品宣傳的投入大大減少。正是銷售人員搶占市場,發掘新渠道的
好時機。與此對應的,自己公司的投入也比較少。企業可以組織小型社區活動,派遣員工上街
宣傳等提高產品曝光率。這些方法在旺季對小型企業來說收效可能甚微。
對于這種“淡季營銷”策略,LED行業的大佬們可謂玩的得心應手。比如歐普公司,在7、8
兩個月就贊助了第七屆中國照明應用設計大賽,不失為一次宣傳的大好時機。當然,中小企業
由于資金的限制,不可能去做這種大型贊助宣傳,但在有限的能力范圍內,做必要宣傳還是必
須的。有舍才有得,投入不一定代表浪費,諱疾忌醫的思想企業老板一定不能有,不能因為害
怕浪費,就一味維持現狀。
比改變更可怕的就是維持現狀,特別是在行情不斷改變的LED行業。淡季是客觀存在的,企
業只有尋求突破,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甚至獲取一定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