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生產精益化”一詞,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我們小型五金企業
怎么實現生產經營的“精益化”。
那什么是“生產精益化”?這個詞本來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對豐田公司生產方式的贊美
。當然,他們的生產方式也適用于我們小型五金企業。
精益化一詞要分開理解。“精”即為不投入多余生產要素,在適當時間生產一定數量的
急需品。“益”即為每道經營活動都要有經濟效益,不可做過多無用功。由此可見,這種生產
方式對小型五金企業更為重要,因為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創造出更多利潤,是企業管理
者要考慮的最重要因素。
實現生產“精益化”有哪些好處?
1、場地占用可降低至1/2。
2、生產在制品可降低至1/10。
3、在工廠的大部分部門,人力資源可降低至1/2。
4、產品質量大幅提升。
5、產品開發周期縮短1/2或2/3。
6、庫存量可降低至1/4。
這6方面好處,正可以解決部分小型五金工廠資金周轉不開,產品庫存過多,人員管理
混亂等問題。
那我們該如何實現生產精益化?
首先,企業要重新學習新的全面質量管理方法。即為全員,全方位質量監控。此種方法
認為,質量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后來檢查出來的。要求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對每一道工序進行
檢測,遇到不合格品,結合實際情況,可立即停工,待問題解決后再開工。這樣就保證了產品
生產的每個環節都為合格品,零不良品就是這樣加工出來的。
然后,企業要引進規范的操作流程,培養精準的生產能力。規范的流程是企業實現精準
生產的基礎,同時也是提高效率的保障。精準生產需要企業對生產做出縝密的計劃,同時能有
一定預測力。做到及時交貨,既要保證零不良品,又要保證零庫存。這樣,企業產品和資金的
周轉才靈活。
對小型五金企業來說,實現精益化生產,是保證企業活力,資金鏈完整的合理方式之一
。對大中型企業來說,用這種方法,可讓企業去除冗余部門、人員、工序等不必要方面,實現
企業精簡,讓企業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