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兩會上,僵尸企業清出市場成為多個人大代表提出的一大關鍵議題。在廣東省省
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朱省長報告中也明確表示要讓僵尸企業徹底退出市場。廣東尤其是珠三
角地區是我國LED產業最為集中的區域,那么在LED顯示屏產業體系中,是否也存在一些相對落
后的產能?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什么是僵尸企業。僵尸企業,顧名思義,就是不再具有生命力,無法
償付債務,只能靠借新還舊茍延殘喘的企業。這些企業的一個共同點就是現金流無法償還利息
,只能借新還舊,債務以復利指數增長。而不可置否,在LED顯示屏行業內,現金流也是業內
部分企業的痛點,而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的企業已出現過多起。
如今,LED顯示屏行業的發展已逐漸顯露過剩產能的現象,演變出的價格戰讓一些優秀的
企業苦不堪言,如果不快刀斬亂麻處置‘僵尸企業’,就會將優質企業和整個行業一起拖垮。
近兩年我們也看到整個LED顯示屏行業在進入加速整合期,一些企業也在這個過程中被逐步淘
汰,然而大者恒大的趨勢之下,也有一些企業在苦苦掙扎,維持一個負債的企業。因此,關閉
“僵尸企業”,讓資源更有效的利用和配置,從而提高生產率。
廣東省朱省長表示:“在我看來是指那些產品沒有市場、沒有銷路,卻仍在垂死掙扎的企
業。可以說,這些企業不僅不創造社會價值,還會浪費大量社會資源,帶來社會產能的過剩。
那么,對這樣的企業就要通過重組、破產等手段,讓其徹底退出市場,才能有效化解產能過剩
的問題。”
據透露,廣東省將建立國有和非國有“僵尸企業”數據庫到2018年底,基本實現“僵尸企
業”市場出清。其中,到2016年底,全省國有關停企業全部出清,非國有“僵尸企業”處置機
制基本建立;2017年底,全省國有特困企業基本脫困。《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行動
計劃(2016-2018年)》指出,針對主要靠政府補貼或銀行續貸等方式維持生產經營,資產負債
率超過85%且連續虧損3年以上,連續3年以上欠薪、欠稅、欠息、欠費,生產經營困難造成停
產半年以上或半停產1年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進一步精準識別。各地還要建立單個“僵
尸企業”檔案,列明企業的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拖欠稅費、產權瑕疵、需安置人數及費用等
情況。
注:文章轉載自:高工LED
欲知更多led行業資訊,歡迎收藏我們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