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體又爆出led照明行業老板跑路事件。7月1日,東莞某光電科技公司老板跑路,欠上千
萬。然后,網傳韓國某集團旗下的某公司高管集體跑路,欠下員工工資、供應商和銀行巨款。這頻
頻爆出的led企業跑路事件,讓我們想起了2014年的跑路潮。
led企業倒閉跑路不斷,2015或成最慘年?行業大佬怎么看?
第一種態度:倒閉破產、收購兼并、排隊上新三板會成為常態。
任何行業都有關門倒閉的,也有新進加入的。比如餐飲,手機業,幾乎每天都有新開張的店鋪
,同時也有關門大吉的老板。甚至有的連整個行業都不復存在了,比如傳呼機行業。在市場經濟下
,市場配置資源,就會發生趨利效應。大多數行業都會經歷暴利期、微利期和正常利潤期,倒閉就
是這個過程產生的結果。而跑路則是極端案例,且不具備合法性。當倒閉成為行業常態時,媒體或
許就不會過于關注。
持此種意見的大佬認為,2015年必將是最為慘烈的一年。因為led技術進步,led照明燈具價格
更加親民,市場的擴大,都加劇了競爭。為了搶占更多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多的企業不滿足于現狀
,不愿通過降價來獲得市場份額,而是愿意進行技術革新搶占市場。比如去封裝、EMC支架、智能化
等技術。專家認為,2015年或許還有更多技術涌現。接著各類營銷手段的運用,電商渠道、假日爆
款、經銷商大會等活動也會精彩呈現。最后就是企業之間的資本運作。合并、收購、上新三板或成
為led業常態。
第二種態度:制造業空心化導致Led行業不能獨善其身。
今年年初開始,因為國內外各種因素的影響,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我國正在經歷制造業“空
心化”。“Made in China”也面臨空前危機。也爆發了大規模倒閉潮。在這個環境下,同時具備高
科技和傳統性質的Led行業,當然也就不可能獨善其身了。
第三種態度:管理不善導致跑路。
當經濟環境不好時,沒有生意的企業支持不下去,同時企業又缺乏責任心,跑路似乎就成了最
好的選擇。那些投機心較重又不善于管理的公司成了跑路的主要群體。當然,在2015年,企業的務
實性提高了,也變得更理性。總之,企業首先要做好內部管理,雖然經濟不景氣是外因,但如果從
內部開始變質,企業無論如何也是走不長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