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大商場、燈具專賣店內led燈品牌五花八門,隨著我國淘汰白熾燈政策的逐步施行,
業內人士分析,白熾燈被out之后的市場或將達到數千億元。但5月8日北京市工商局的檢測結
果,卻是不盡人意。本來應該逐步好轉的led行業,仍舊存在諸多問題。家用led燈具品牌多、
價格混亂,行業規范的不完善都為消費者的選購帶來了一定困擾。
在5月8日的檢查中,共有15個批次的產品不合格。其中有11款為led燈具,主要不合格方面
為騷擾電壓、標志、防觸電保護三項。本次的15個批次中有13個批次為廣東地區產品,剩下的
2個是北京地區的產品。在本次抽檢中,騷擾電壓項目不合格率竟然高達80%。身為一家led燈
具配件生產商,我們不禁在想,現在家用led燈具質量問題如此多,國家的禁白熾燈政策不久
之后就要施行,我們能否在短短1年多時間內,完善行業規范,生產出保質保量的產品,保護
消費者利益不受到侵害;未來巨大的led市場會不會出現混亂。希望國家能及時出臺相關政策
,保護生產企業和消費者兩方的利益。
在5月11日,有媒體記者探訪發現,現在市面上家用燈具大部分都為led產品。小型燈具市
場上存在報價亂,品牌雜的現象。記者進入一家建材市場的燈具展區,發現的品牌就有法克斯
、喬耐德、卡格、柯本、啟盟、格萊仕等諸多品牌。而且各個品牌之間的價格差異很大。比如
在一些大市場內,松下、飛利浦等品牌的產品均價在100元以上,其他市場上美的、歐普等產
品也在80-150之間。但一些小品牌產品的價格就只在50元左右,甚至有的只有25元。業內人士
指出,雖然目前表面上看,led燈具市場很火爆,但由于相關政策標準的缺乏,一些小企業濫
竽充數,直接導致整個行業產品質量下降。
消費者在選購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首先、產品各項標志要齊全。營業執照、合格證、檢驗報告、“三包”、額定功率、電壓
、規格、注冊商標、企業信息等應仔細核對。
其次、底盤和面罩質量要好。
再次、外形需要與房間整體裝修風格搭配。
最后、led燈光應適中。在光亮度、顏色等方面應根據不同環境和需求選購。